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武汉圆满召开
时间:2025-03-24 来源: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会议
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在武汉圆满召开
2025年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办,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召开,同时顺利召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议。
常委会概况
3月21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顺利召开,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30多位出席本次会议。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会议现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谢杰施担任会议主持人。会议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权昊进行2024年度中国优生优育检专委年度工作总结,其次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正进行会议主旨阐述和协会未来展望,最后进行现场会议讨论。
执行主任权昊宣读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主要概述了检专委自2024年在北京成立,囊括我国妇幼检验领域核心专家和高端人才,标志着我国妇幼检验医学领域迈入进入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新阶段。核心工作聚焦于学术平台搭建、行业标准化建设、科研协作和资源整合、科普宣传和社会服务,未来工作的重点旨在推动成果转化与国际交流,加速新型诊断技术应用,为我国优生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主任曹正阐述会议主旨
曹正主委详细介绍了检专委人员构成,目前检专委共有委员15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33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3人。随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检专委持续筛选并吸纳了多名国内妇幼检验专家的加入。会上强调,检专委成立宗旨与使命即汇聚广大妇幼检验专家学者建立学术队伍,高效整合资源,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建设,同时科普宣传提升公众认知,服务社会,为全国妇幼检验行业搭建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专业交流、学习、科研合作平台。
会议热烈讨论中
多位委员在会上积极讨论,希望借检专委这个平台进行全国各地检验资源整合,开展多中心、多学科横向科研研究,共同推进行业标准、专家共识的编撰和制定,为不断推进我国高质量优生优育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最后,曹正主委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讨论,会议收到的各位委员的迫切需求和意见建议,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吸引高端优秀人才,建立中国妇幼检验资源交流平台,不断开展各地优势资源整合,大力推进中国优生优育事业新发展。
学术会议盛况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夏剑波同志致欢迎辞并主持开幕式。
他介绍说,本次会议由上午的一个主旨演讲和下午的两个分论坛组成,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下必将成为推动优生优育检验医学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同仁在东湖会议一年后感受光谷脉动,共同见证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蓬勃生机。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主任曹正教授发言,他首先对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指出此次会议聚焦“优生优育与检验医学协同发展”主题,吸引了全国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参会。在生育政策调整与医学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检验医学对提升出生质量、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妇幼检验资源分布不均、专业水平参差等挑战,专委会将搭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建设,并通过新媒体加强优生优育科普宣传,助力政策优化与公益普及。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阎炯同志发言。他指出,会议同期正值武汉樱花盛放,在此向参会专家发出邀请,欢迎在学术交流之余感受武汉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本次会议旨在共促优生优育检验技术发展,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通过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他表示,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始终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核心使命,近年来通过科研创新和学术合作,持续提升妇幼检验技术水平,为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精准支撑。检验技术是优生优育的关键环节,精准的检验结果能早期识别生育风险,为母婴健康筑牢防线。他呼吁各位专家,共享前沿技术经验,推动全国妇幼检验资源整合与标准化建设,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党支部书记成家树同志致辞。他充分肯定检专委2024年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特别是汇聚全国顶尖专家推动优生检验技术革新与标准化建设,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联合多家院校和机构开展多学科研讨,发布基层帮扶、基因筛查等行动计划,助力出生缺陷防控与生育健康服务升级。他诚邀各位领导、专家、行业同仁,深入参与中国优生优育工作,携手共担,挑起为民族复兴强基、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时代重任。
学术主旨演讲精彩纷呈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笔锋教授作题为《微流控芯片体外诊断新方法研究》的专题报告,为我们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发展背景和发展进程,微流控芯片的优势所在以及对核酸、免疫等多组别项目体外诊断,描绘了微流控芯片体外诊断技术未来逐步成为体外诊断的主流新篇章。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菲教授作题为《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样本与病毒资源挖掘》的专题报告。她讲到,国家病毒资源库的发展历史是从无到有,从服务农业生产到维护生物安全,从儿童呼吸道流行性病毒的检出到分离病毒,获得当下流行病毒毒株,更加反应了毒株分离的检验意义重大,为今后的流行病毒临床治疗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指导意义。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系主任陈宇教授作题为《阴道毛滴虫核酸检测的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分析阴道毛滴虫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现有多种诊断方法,核酸扩增试验因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受推荐。研究发现其靶序列 DNA 特异性和敏感性更优,临床试验显示核酸检测灵敏度达 100%、准确率 99%,还能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对消除该疾病意义重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主任曹正教授分享了题为《多组学技术在妇幼疾病诊断、预测中的应用》。他指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至今成绩斐然,但面临新挑战。多组学技术为妇幼疾病诊断预测带来突破,在早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子痫前期等疾病研究中成果显著,还可用于癌症机制探索和液体活检。这些前沿技术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推动个性化干预,助力消除相关疾病。
学术主旨演讲由北京市隆福医院黄大伟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李春莉教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许红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安翠平教授分别进行会议主持和课题点评。
分论坛一·检验前沿
下午举办的分论坛一·检验前沿,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翟燕红教授——《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与妊娠生殖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吴胜军教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和技术要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朱波教授——《生殖道微生态宿主-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陈亚军教授《胆汁酸谱临床应用-质谱技术开启精准医疗新篇章》和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周玉侠教授——《宫颈癌筛查的分子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专题授课。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检验科李秋丽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琳琳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陆丹教授、湖南省儿童医院黄彩芝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胡洪波教授,分别进行现场会议主持和课题点评。
分论坛二·感染免疫
分论坛二·感染免疫,由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夏剑波教授——《孕妇戊型肝炎病毒检测》、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谢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领域的临床应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吴丽娟教授 ——《专科医院微生物全流程智慧化初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高海燕教授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启亮教授——《儿童呼吸道感染现状分析和感染病原体检测进展》五位教授进行课题分享。
本场由西安市儿童医院王增国教授、长春市儿童医院张晓威教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张翀教授、温州市人民医院许锴教授、湖北省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李胜教授,分别进行现场课题主持和
点评工作。
本次参会领导、专家共同合影
中国优生优育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与深度的交流互动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检验权威专家与行业精英,共同聚焦检验医学在优生优育领域的关键作用。会议期间,专家们围绕精准检验的创新应用,从分子诊断技术的新突破,到人工智能辅助检验的临床实践,前沿成果分享精彩纷呈。
优生优育检验医学事业,于国家人口素质提升战略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直接关联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此次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与收获的丰硕成果,将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展望未来,在全体检验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有望凭借更加精准、高效的检验技术,全方位筑牢优生优育事业的坚实根基,助力万千家庭迎来健康新生命,稳步推动我国优生优育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为国家人口健康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关键力量。
(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供稿)